
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单纯糠疹
时间:2024-12-16 17:36:16
单纯糠疹又称为“白色糠疹”、“链球菌性糠疹”、“面部干性糠疹”和“链球菌性红斑”等。中医称为“桃花癣”。 一种以发生于颜面部位的浅表性干燥鳞屑性色素减退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见于成年人。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也见于夏初及冬季。 该病相当常见,症状较轻。
症状
单纯糠疹皮损为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钱币状大小的斑片,颜色较周围正常
单纯康疹病例
皮肤浅,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乏,损害可逐渐扩大,邻近者可相互融合。自觉微痒或无自觉症状,皮损好发于颜面,尤其是双颊及额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及四肢。损害可自然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病程缓慢,数月以至1年,鳞屑消退后,白斑尚持续年余。该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春季发生较多,亦可见于初夏及冬季。.
特点
(1)儿童的常见病,青少年也可发病,无性别差异, 多春天起病,秋季消退,
(2)病因不明,皮肤干燥者经强烈的阳光照射可患此病,
(3)好发于面部,亦多见于颈、肩、上臂处,
(4)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性斑片,大小不等,直径约1cm至数cm,淡白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上覆少量的鳞屑,
(5)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瘙痒,
(6)经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可自行消退。
病因
该病具体病因不明确。中医虽然称之为“桃花癣”,但与桃花无关,只是多发于桃花盛开季节,且其皮损颇似片片桃花瓣。中医认为系风热郁肺,随阴气上升而成,或由饮食不节,虫邪内生,脾失健运,而发该病。
发病机制不清楚,多认为系非特异性皮炎,发病诱因可能是日光照射、营养不良、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造成的,特别是前者,在春季日光增强,人们户外活动增加,皮肤干燥或某些特异体质者可患此病。
鉴别诊断
该病易应该与白癜风、花斑癣鉴别
白癜风:表现为纯白色斑片,连中间的毛发也可变白;边缘清楚,有深色的色素沉着围绕一圈;表面光滑,无鳞屑覆盖。该病则为淡白色或淡红色斑片,毛发不变色,边缘无色素加深,斑片处有细小的鳞屑覆盖。
花斑癣:角质层内有多数菌丝及孢子,PAS染色能清楚显示。
白色糠疹和白癜风的区别
单纯糠疹多见于青春期前的男女。好发于面部,皮损为境界不清的浅白色斑片。其上有糠秕状细屑,大小不等,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于躯干、四肢也有境界不清、浅白色斑片,其上少许糠秕状鳞屑,病程很长。发于面部者到青春期面部皮脂分泌后病情自然痊愈。
白癜风的基本诊断要点
(1) 头发、脸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单个或多发的不规则纯白色斑块,白色斑块面积逐渐扩大,数目增多。
(2) 白斑境界清楚,斑内毛发也呈白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或结痂,感觉和分泌功能都正常。
(3) 白斑对日光比较敏感,稍晒即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