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7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0/R

邮发代号: 78-1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探讨

    1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概况1.1国外欧美国家对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T)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远端脾肾分流(DSRS)手术,DSRS既是治疗PHT的有效术式,又可作为以后的肝移植之术前准备.而在日本,一般采用断流手术.关于PHT的预防性手术,欧美国家一般持否定态度,认为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中仅有20%可能会发生出血[1],而且当今有更有效的非手术止血方法,因此不主张预防......

    作者:蔡景修 刊期: 2004- 04

  • 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门奇断流术(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手术技术.方法用手助腹腔镜完成12例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结果12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50~260min,平均200min.术中出血200~1500ml,平均580ml.切除脾重500~2000g,平均870g.住院时间8~18d,平均11d.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疼痛少,5例术后用止痛剂,24~74h排气,平均52h.手助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

    作者:张雪峰;金红旭;李瑾;吴国强;蒋会勇;宗修锟;郑成竹 刊期: 2004- 04

  • 肝脏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方法介绍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经验.结果61例肝移植病例中,1例术前伴有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例肝移植术后出现激素冲击难以控制的高胆红素血症,Doppler超声提示肝动脉血流频谱偏弱,腹腔动脉造影证实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经脾动脉栓塞后治愈.结论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为肝移植术后少见的肝动脉并发症,可以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损害,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全达;周宁新;王茂强;史宪杰;段云鹏;王刚 刊期: 2004- 04

  • 腹部手术后胃麻痹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3例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麻痹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1d.41例(95.3%)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3~3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2例(4.7%)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

    作者:何学彦;冷凯;唐钟灵 刊期: 2004- 04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附168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36月,局部复发6例(3.6%),术后吻合口漏13例(10.7%),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但存在吻合口漏,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作者:乔唐;柏斗胜;徐永建 刊期: 2004- 04

  • 原发性腹腔器官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腔内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腔内恶性淋巴瘤18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原发性腹腔内恶性淋巴瘤,其中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56例,误诊27例,手术切除38例;原发于肠的恶性淋巴瘤79例,误诊39例,手术切除63例.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30例、肝脏6例,均误诊.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肾上腺恶性淋巴瘤9例、腹主动脉旁深部淋巴结5例.结论腹腔内恶性......

    作者:董科;李波;关泉林;黄滔 刊期: 2004- 04

  • 胰肾联合移植的排斥反应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方法对我院施行的3例胰肾联合移植的病人,采用FK506+MMF+Perid+Zenapax四联免疫治疗方案,通过床边彩超及Cr、BUN、血糖等来监测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对排斥反应采用激素冲击疗法,对激素不敏感者采用OKT3治疗.结果3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排斥反应,其发生率达66%;在出现排斥反应时,首先表现为低热、全身不适,尿量减少,血Cr、BUN升高,彩超示移植物......

    作者:蔡秋程;江艺;吕立志;谈景旺;胡还章;杨芳;林华;张绍庚 刊期: 2004- 04

  • 胆总管末端医源性损伤的术中诊断和处理

    目的探讨胆总管末端医源性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总结18例胆总管末端医源性损伤的术中诊断和早期处理经验.结果18例均为胆总管探查所致损伤,17例经T管引流和十二指肠外侧双套管引流治愈,1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胆总管末端医源性损伤的常见原因是不正确的胆总管探查,术中使用胆道镜即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关键.......

    作者:张光全;徐荣华 刊期: 2004- 04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分析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11例病人均以急腹症或肠梗阻收住院,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其中发病24h内确诊者仅2例.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切除足够范围肠段及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复发的根......

    作者:高德山 刊期: 2004- 04

  • 胆道镜经T型管窦道取石困难原因及对策(附43例报告)

    自2000年9月~2003年9月笔者共进行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426例,其中难度较大者43例,现就其取石困难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合理的对策.......

    作者:孙登群;曾永庆;王敬民;姜世涛 刊期: 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