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徐俊华;金黑鹰;丁曙晴;丁义江
关键词:肛周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 发病因素, 清创, 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肛周坏死性筋膜炎(FG)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FG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因肛周脓肿就诊,1例因肛周异物就诊,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肛周疼痛、高热(>38.5℃)和心动过速.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 ~20 d,平均8d.其中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仅2例患者术前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好;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例患者2个月前有乙状结肠癌手术史.入院后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完善检查后,急诊行局部清创引流术,选取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先经验性用药,再进行分泌物培养,以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抗感染治疗,术后定期双氧水冲洗切口,并观察疾病进展情况,一旦进展,立即再次行清创术.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至2012年6月,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临床特征:肛周组织坏死、发黑,坏死组织侵犯阴囊或大阴唇并延及下腹部8例,高达脐下,两侧达腋中线;可闻及捻发音;可嗅及特殊臭味.外院转入的5例患者可见下腹部切口,大腿部蔓延2例,远达膝关节.实验室检查:WBC (3.8~27.6)×109/L,6例WBC> 10×109/L,3例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占0.61~0.93.12例患者中,4例单次清创,5例2次清创,3例>2次清创.2例患者术后发生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分别送入ICU治疗3d和4d后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11例患者中脓液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6例(1例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型)、肺炎克雷伯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FG.住院时间为1 ~49 d,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术后随访4~ 29个月,1例患者术后第2天自动出院,预后不详;其他患者均无死亡.结论 FG的临床特征为肛周皮下组织坏疽引起的剧烈疼痛和感染迅速蔓延,糖尿病可能是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积极外科清创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的效果确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