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年第09期

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袁福康;张志华;陆信武;秦金保;叶开创;杨心蕊;田志龙;蒋米尔

关键词:脾动脉瘤, 介入治疗, 弹簧圈, 栓塞, 支架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脾动脉瘤的大小、性状,脾动脉载瘤动脉的直径,动脉瘤所处脾动脉的位置、形状及瘤颈大小.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栓塞方法.栓塞治疗后患者行脾动脉DSA检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脾脏正常显影,瘤腔内无造影剂滞留显影亦无造影剂外溢,则为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半年在门诊各复查CT血管造影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结果 14例患者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1例为多发,13例为单发.2个为假性动脉瘤,13个为真性动脉瘤,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瘤的位置:位于脾动脉近心端5个,位于中段7个,位于远心端3个.瘤体直径为1.6~7.5 cm,平均为3.7 cm.14例患者均顺利运用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为动脉瘤开口较大,选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例多发真性动脉瘤患者同时栓塞瘤腔开口远心端和近心端的载瘤动脉,并在瘤腔置入裸支架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载瘤动脉扭曲,且瘤腔开口较大,选用同轴微导管联合球囊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4例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肖化道症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术后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1例患者出现脾梗死;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及低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未见瘤腔复通及增大.术后6个月,2例患者辅助支架无移位,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 脾动脉瘤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