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肝圆韧带入路在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孙科;肖宏;陈安平;尹思能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 肝圆韧带入路, 外科手术, 再次胆道手术, 腹腔镜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入路在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的肝胆管结石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岁,年龄范围为31 ~ 85岁.58例患者中,31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术中采用肝圆韧带入路进行解剖和定位,设为肝圆韧带组;27例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术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解剖和定位,设为常规手术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及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3、6、12个月行胆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后每12个月复查1次胆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患者胆道结石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无中转开腹和围术期死亡.31例肝圆韧带组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腹壁网膜粘连7例、肝门部网膜粘连8例、肝门部肠粘连16例.27例常规手术组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腹壁网膜粘连5例、肝门部网膜粘连8例、肝门部肠粘连14例.肝圆韧带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5±24) min、40 mL(15~100 mL),常规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50±36) min、55 mL(20~350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2,Z=-2.768,P<0.05);肝圆韧带组患者的胆管处理方式为胆总管一期缝合10例、T管引流21例,术中结石取尽26例;常规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18例,2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8,0.019,P>0.05).术后胆道残留结石患者均携带T管8周后于门诊经T管窦道采用胆道镜取尽结石.(2)术后恢复情况:肝圆韧带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1±7)h、(7.2±1.5)d,常规手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5±10)h、(7.1±1.3)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14,0.036,P>0.05).(3)随访情况:58例患者失访5例(肝圆韧带组3例、常规手术组2例),5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肝圆韧带组患者无结石复发.常规手术组1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时发现胆总管结石复发,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取石.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复发患者行腹腔镜再次胆道取石术采用肝圆韧带入路具有能快速确定胆总管位置,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