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7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0/R

邮发代号: 78-1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不阻断入肝血流肝段切除术对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行肝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技巧,以及对残肝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同济医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68例肝癌患者行肝段切除术,根据术中是否束紧阻断带,将患者分为不阻断入肝血流组(37例)和阻断入肝血流组(31例),采用x2、t检验比较两种手术的情况.结果术中失血量:不阻断入肝血流组为(400±100)ml;阻断入肝血流组为(350±10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作者:陈义发;刘炯;梁宾勇;陈孝平 刊期: 2009- 01

  •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吻合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西南医院21例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70~260(216±25)min,术中出血80~250(140±49)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88(65±14)h,术后住院时间7~1......

    作者:曾冬竹;石彦;雷晓;赵永亮;张超;兰远志;余佩武 刊期: 2009- 01

  • KL-6黏蛋白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KL-6黏蛋自在不同类型肝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肝细胞癌(HCC)、21例胆管细胞癌(CC)、12例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HCC-CC)和56例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MLC)患者癌组织中KL-6黏蛋白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其中34例HCC患者、8例CC患者、30例MLC患者和19例健康自愿......

    作者:许焕丽;稻垣善则;王凤山;张克明;国土典宏;唐伟 刊期: 2009- 01

  • 圆形吻合器在胸内食管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圆形吻合器在胸内食管重建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1996年6月至2007年4月大坪医院采用SDH/CDH25圆形吻合器行胸内食管吻合744例,其中食管癌658例,贲门癌86例;胸腔顶部或主动脉弓上吻合402例,弓下吻合317例,全胃切除25例(结肠代食管21例,空肠代胃4例).结果术中食管胃吻合口出血5例.术后因ARDS、感染性休克及肝功能衰竭死亡各1例.出现精神症状5例......

    作者:周景海;王如文;蒋耀光;谭群友;龚太乾;马铮;赵云平;邓波 刊期: 2009- 01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血清钠浓度及腹水情况评估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的预后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血清钠浓度及腹水情况对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98例行肝移植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在相同MELD评分下血清钠浓度、腹水情况与手术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X2检验比较分组后患者的1年生存率、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相同......

    作者:蔡志仕;江艺;吕立志;张小进;蔡秋程 刊期: 2009- 01

  • 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进展

    1987年,法国Mouret医师成功施行的首例LC成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新时代.以笔者的看法,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LC为代表的病变脏器的切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消化道良性病变的切除与功能修复;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进入了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时代.对于传统手术,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远期疗效亦已较肯定.腹腔镜手术遵......

    作者:郑民华 刊期: 2009- 01

  • 微创时代胃肠外科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著地推动了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学术发展方向.......

    作者:秦新裕 刊期: 2009- 01

  • 微创时代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

    21世纪,微创外科已成为外科学发展的主流趋势,手术微创化已成为外科医生的追求.微创的重要前提体现在操作的精准性上.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迅速.这犹如给医生增添了一双慧眼,使早期发现并精准定位肿瘤成为可能,也成为当代精准外科的重要技术手段.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肝癌治疗的理念也在更新和改变,手术切除作为肝癌治疗惟一手段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作者:梁萍;高永艳 刊期: 2009- 01

  • 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的发展趋势

    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于1998年由Moran提出,指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口腔、肛门、尿道及阴道等置入软性内镜,分别穿刺空腔脏器如胃、直肠、膀胱及阴道后壁等到达腹腔,建立操作通道和气腹,在内镜下完成各种腹部外科手术[1].其优点:(1)腹壁无损伤、体表无瘢痕,消除了腹壁损伤后的术后疼痛;(2)无腹壁穿......

    作者:梁平 刊期: 2009- 01

  • 微创技术在胆道外科应用的现状

    1987年Mouret完成第1例LC以后,Dubois在1990年报道了36例LC,从此开创了胆道外科的腹腔镜微创技术时代.以腹腔镜技术为首的微创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传统胆道手术创伤大、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的不足,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小,使患者更乐意接受微创治疗.......

    作者:梁力建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