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7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0/R
邮发代号: 78-1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
HBV感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HBV感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录的已发表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中未发表的文献.采用表格提取文献资料,将样本中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感染HBV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HBV患者),并对肝转移发生率进行分析.应用ReviewManager5.0软......
作者:戴敏;朱海燕;蔡兵 刊期: 2013- 04
-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调控炎症反应的机制
目的探讨库普弗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配体(GITRL)调控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分离小鼠库普弗细胞和T细胞,转染库普弗细胞并与T细胞共培养,将共培养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共培养细胞只加DMEM培养基;大肠埃希杆菌脂多糖(LPS)组,共培养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mg/L的LPS;沉默组、沉默对照组、质粒转染组、空载体质粒组,各组的库普弗细胞分别转染GITRLsiRNA、controlsiR......
作者:张艳;龚建平 刊期: 2013- 04
-
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侵袭迷走神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侵袭迷走神经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胃Roux-en-Y吻合术治疗的进展期AEG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并标明上下切缘,对标本进行HE染色及S-100、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发现迷走神经周围间隙及迷走神经实质内有癌细胞存在或者癌细胞沿神经周围间隙扩散,即可确......
作者:孙敏志;徐阿曼 刊期: 2013- 04
-
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直肠间质瘤大部分位于直肠中下段,影像学检查呈现外生性生长,占GIST的5%.因其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被漏诊或误诊,常需联合CD117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病理检查才能确诊.手术切除是局部原发性直肠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术中需注意保持肿瘤包膜的完整性,不行常规......
作者:姚云峰;顾晋 刊期: 2013- 04
-
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模式.伊马替尼400mg/d被推荐为转移性GIST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伊马替尼标准剂量治疗失败后,增加伊马替尼剂量或换用舒尼替尼治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显示出了治疗GIST的潜在活性.GIST完整切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改善中高度复发风险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伊马替尼术前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但是否使患者生存获益尚......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 04
-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的影像学评价与检查规范
传统形态学标准难以准确反映胃肠道间质瘤(GIST)靶向治疗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已无法满足个体化诊断治疗时代对影像学评价手段的需求.Choi标准及后续多个CT检查联合标准的出现,为客观反映GIST靶向治疗后的组织学改变提供了新的标准.PET-标准摄取值和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变化,可从功能成像角度反映GIST靶向治疗后的早期组织学改变,为其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有潜力指标.制订并遵循规范的影像......
作者:张晓鹏 刊期: 2013- 04
-
小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长期以来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实际发病率常被低估.随着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检查技术的进步,小GIST患者(直径<5cm)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该类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体格检查被意外发现.对于这类患者的诊断需要联合内镜和CT检查.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直径t≥2cm的小GIST患者应积极行肿瘤的完整切除术,而目前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的标准术式.对于直径<2cm的微小GIST,特别是微小胃间质瘤......
作者:叶颖江;高志冬;王杉 刊期: 2013- 04
-
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以发生于胃肠道、网膜、肠系膜或腹膜表面,其中约60%发生于胃.GIST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尽量完整切除病灶.对于转移复发的GIST,手术仅限于解决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绝大部分胃间质瘤可以局部或楔形切除.位于贲门周围的间质瘤,如果局部切除后可能造成贲门狭窄,可以采取近端胃切除.胃窦小弯侧的间质瘤可以酌情进行远端胃切除,胃间质瘤患者极少实施全胃切除.发生于胃体大弯侧的间质瘤......
作者:梁寒 刊期: 2013- 04
-
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经验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种由间叶组织内Cajal细胞分化而来的少见肿瘤,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胃和小肠为常见[1].在欧洲其发病率为(1.4~2.0)/10万[2].开腹手术完整切除病灶为传统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更符合现代外科理念的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得到外科医师的广泛推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
作者:廖冠群;刘世强;区小卫;张少锐;黄文 刊期: 2013- 04
-
塞来昔布防治胃癌的机制及应用前景
甘肃为我国胃癌高发区,胃癌病死率居全国之首,安全有效的治疗是研究重点.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环氧合酶(COX)的过度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是一种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明显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它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增强化疗药的......
作者:周海存;刘宏斌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与地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2 震区后方医院快速分检处理腹部损伤
- 3 大肠癌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
- 4 肝结核瘤一例报告
- 5 胃肠恶性肿瘤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 6 流式细胞仪、免疫磁珠及亲和板结合分离法分选c-kit+肝癌细胞的比较
- 7 介入联合抗凝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 8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新版稿件远程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 9 EST治疗胆胰疾病644例临床分析
- 10 脾脏毁损体积对射频消融治疗脾脏功能亢进症疗效的影响
- 11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评估
- 12 保留十二指肠升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 13 多药耐药基因转染后加大化疗剂量以杀灭早期肝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 14 应用Cre/loxP系统构建含人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 15 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 16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
- 17 肿瘤与氨基酸失衡液
- 18 第九届中国消化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 19 单孔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现状与进展
- 20 急腹症中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