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7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0/R

邮发代号: 78-1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内窥镜及附件两种消毒法与ERCP术后感染关系探讨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从70年代单纯胆胰疾病诊断技术发展到现在胆胰疾病的治疗技术,并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胆胰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王书智;龚彪;胡冰;陆蕊;马建霞;胡娜 刊期: 2003- 03

  • 老年胆囊癌p16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老年胆囊癌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7例老年胆囊癌标本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老年胆囊癌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病变(R胆囊癌=0.5000,R胆囊腺癌=0.7256,R胆囊结石=0.8368,R胆囊息肉=0.7617);p16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硬癌=0.5000,R胆囊息肉=0.5132,R粘液癌=0.4606);p16蛋白阳性......

    作者:张毅;张君薇;戴朝六;戴新 刊期: 2003- 03

  • 闭合型双循环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

    目的构建简便、安全和稳定的闭合型双循环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closedbi-circulat-ingbio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CBC-BALSS).方法采用改良两步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猪肝细胞.利用肝细胞、细胞池和BiolivA3A生物反应器构建CBC-BALSS,进行8次闭合循环实验,监测双循环路压力,肝细胞密度和活率、生化全套和MEGX.结果闭合循环过程中......

    作者:余德才;徐庆祥;陈钟;张鹤云;仇毓东;丁义涛 刊期: 2003- 03

  • 一步固化法制作胰岛移植微囊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一步固化法制作用于胰岛移植的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研究这种微囊的牢固度及生物相容性.方法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钡为材料,采用一步固化法制成微囊,观察这种微囊的形态和大小.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37℃孵育2个月或置于生理盐水中37℃、150r/nin水浴振荡1h.观察微囊的破损率及形态改变.将5000个空微囊分别注射于12只大鼠腹腔内,于2、6、10周各取4只大鼠处死后用生理盐水灌洗腹腔,将灌洗液离心......

    作者:左石;孙诚谊;胡韵;刘兴贵 刊期: 2003- 03

  • 5-Fu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Fas抗原和bcl-XL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Fas抗原和bcl-XL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5-Fu处理的HepG2细胞进行染色,运用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定量分析Fas抗原和bcl-XL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抗-Fas-抗体对氟尿嘧啶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在未用药处理的对照组细胞Fas抗原呈弱表达(0.17±0.03),加入0.01m......

    作者:易彤波;杨连粤;杨建青 刊期: 2003- 03

  • 大肠癌中CD44V6、CD44s表达与nm23-H1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CD44V6、CD44s、nm23-H1在结直肠癌组织、移行粘膜及正常粘膜间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CD44V6、CD44s、nm23-H1在癌组织、癌远端3cm处的移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同时记录有关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CD44V6、、CD44s、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在癌组织中为70.18%、42.11%及54.39%与......

    作者:胡孔旺;江积瑞;孟翔凌 刊期: 2003- 03

  • 多种血管新生指标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敏感性比较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指标CD34、CD31、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同时比较上述几种血管新生因子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以便筛选出有效的临床预后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3例肝细胞肝癌的标本进行CD31、CD34、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的染色、计数,并用检测数据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染色的血管面......

    作者:朱立新;耿小平;范上达 刊期: 2003- 03

  • HER-2/neu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癌基因及其表达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HER-2/neu基因自被发现以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问世,对其在肿瘤中的基因状态、表达情况及其意义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已有抗HER-2/neu基因的药物(herceptin/trastuzumab)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中引人注目.现就HER-2/neu基因在肿瘤恶变中的作用、检测方法等作一综述介绍,并展望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曾志武;易继林 刊期: 2003- 03

  • 一氧化氮在肝脏病变中的作用

    分子,是一氧化氮合酶(NOsynthase,NOS)的终产物,其结构简单、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血管张力的调节,神经传递,抗微生物及免疫调节.......

    作者:袁晟光;董家鸿 刊期: 2003- 03

  • 甘氨酸的肝脏保护作用

    甘氨酸即a-氨基乙酸,属于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简单的氨基酸).由于其分子小,所以易于在蛋白中作为灵活的连接区,参与形成螺旋、胞外的信号分子、细胞膜或酶的识别位点.......

    作者:马正伟;董家鸿 刊期: 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