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7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0/R
邮发代号: 78-1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体生物敷料在腹腔开放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人体生物敷料(灭活的同种异体皮肤)作为腹腔开放临时覆盖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44例因外伤行腹腔开放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腹腔开放后以改良三明治法作为临时关腹技术.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33例行腹腔开放治疗患者采用凡士林纱布为腹腔临时覆盖物,设为凡士林纱布组(33例);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11例行腹腔开......
作者:毛琦;王剑;孔文成;李幼生;黎介寿 刊期: 2014- 12
-
腹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如何降低漏诊率和阴性探查率仍然是临床难题.本文基于血流动力学和致伤机制提出诊断与治疗流程,进一步阐述该流程中涉及的体格检查、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CT检查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等腹部创伤伤情评估技术,钝性伤和穿透伤手术指征等紧急救治策略,以及腹腔镜下和剖腹时的探查技术.......
作者:张连阳 刊期: 2014- 12
-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血清淀粉酶检测在胰腺损伤诊断中作用不确定.不能忽视剖腹探查在诊断胰腺损伤的作用,尤其是急诊行剖腹探查的创伤患者.胰腺损伤的分级在其诊断与治疗间起着桥梁作用.目前使用广泛的是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手术治疗是治疗胰腺损伤的重要方法,应遵循损伤控制和分级手术的原则.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一定......
作者:汤礼军 刊期: 2014- 12
-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自1991年Delaitre和Maignien[1]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以来,LS已得到广泛推广,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LS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推崇.脾脏良性肿瘤患者有时并不需要行完全脾切除术.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partialsplenectomy,LPS)可将脾脏中良性病变组织切除,同时保留部......
作者:吴宝强;孙冬林;江勇;陈学敏 刊期: 2014- 12
-
代谢异常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
代谢异常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症候群.目前国际定义的代谢综合征的几个关键因素,如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关.腹型肥胖与糖代谢异常可能是影响直肠癌发病的首要因素.在生理学上,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活跃,并且能生成并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参与炎症、代谢以及潜在致癌风险,因此,内脏脂肪的多少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肥胖可以通过高胰岛......
作者:苗大壮;刘正;王锡山 刊期: 2014- 12
-
胃上部癌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胃上部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不断成熟,该术式已逐渐被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接受.不同于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中已经规范化、程序化的D2淋巴结清扫,胃上部癌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的指征和方式尚存争议,阻碍其推广的问题涉及是否联合脏器切除、手术路径选择以及对脾门区血管多变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等.同时,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也有待更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证实.随着手术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胃上......
作者:杨天阳;郑民华 刊期: 2014- 12
-
精准右半肝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扩大肝切除可提高部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2013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1例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运用精准肝脏外科的现代理念与临床精细的手术操作完成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术中间断阻断第一肝门3次,手术历时8h,术中出血量约600mL,患者于术后第14天出院.病理检查结果示右半肝肝门部胆管中高度分化腺癌,浸润管壁全层,切缘无癌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该手术是在综合应用三维立......
作者:石刚;李敬东;王小飞;毛兴波 刊期: 2014- 12
-
脾切除术后脾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脾动静脉瘘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脾动静脉瘘临床上可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腹腔积液、呼吸障碍、心脏衰竭等.2014年4-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脾切除术后脾动静脉瘘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由介入放射科协助,运用脾动脉栓塞术+腹腔动脉造影术成功治疗该例脾动静脉瘘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示腹腔积液消失,门静脉高压症症状消失,肝肾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刘莹莹;杜鹏;包文霞;李岭 刊期: 2014- 12
-
多排螺旋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收集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7例结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滑动薄层大密度投影(STS-MIP)、曲面重组(CPR)后处理,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57例患者中,肿瘤位于盲肠1例,升结肠23例,结肠肝曲9例,横结肠11例,......
作者:丁忠;陆风旗;张雷;张追阳;王均庆 刊期: 2014- 12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指南(2014版)
1前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s,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pNENs.无功能性pNENs占75%~85%.功能性pNENs约占pNENs的20%.常见的功能性pNENs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腺;其余的......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Mirizzi综合征诊治进展
- 2 不翻转体位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 3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8例报告
- 4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 5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现存分期的不足
- 6 胆道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2016版)
- 7 应用胆道化学性栓塞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8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在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 9 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 10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 11 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
- 12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或近端胃切除后食管抵钉座置入新技术
- 13 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的影响
- 14 腹膜后泡型包虫病合并多器官转移的诊断与治疗
- 15 手术创伤中腹膜组织Sp1、COL1A1和TIMP-1的表达
- 16 单孔腹腔镜直肠癌Dixon切除术的技巧
- 17 海南地区胆石病的特点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18 散发性结直肠癌的hMSH3和hMSH6基因突变
- 19 结肠癌合并腹腔脓肿的临床分析
- 20 热休克蛋白70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