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97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0/R

邮发代号: 78-1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9752
  • 国内刊号:11-561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18版)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cancerlivermetastases)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2].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的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3-7].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1].未......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转移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中国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 06

  • 食管空肠π形Roux-en-Y吻合术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π形Roux-en-Y吻合术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例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π形Roux-en-Y吻合术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后病理学分期为Ⅱ期以上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替吉奥.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

    作者:刘洋;孟化;李梦伊;姚宏伟;张忠涛 刊期: 2018- 06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结肠成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的术前评估价值

    目的观察右半结肠血管走行和变异情况,探讨CT血管成像和CT结肠成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38例行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腹、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将原始图像进行CT血管成像和CT结肠成像重建,并将其融合,得到血管及肠道的三维图像.观......

    作者:卞琳杰;巫丹萍;张追阳;倪建明;张雷;陈义钢;顾琛 刊期: 2018- 06

  • 胃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胃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应理念与技术并重,系统性和个体化相结合,以预防为根本,充分术前评估及准备为基础,通过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和规范精细的外科操作减少其发生.及早识别术后近期并发症,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背景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围术期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凤林;闵令强;贺宏勇 刊期: 2018- 06